石拉乌素煤矿聚焦工区管理效能提升,以“领导带头、干群凝聚、服务为先”为核心抓手,将管理优势转化为安全生产保障力、团队奋进凝聚力,为矿井稳健发展筑牢基层根基、注入强劲动能。
“领导带头”作表率,当好工区“领头雁”
石拉乌素煤矿要求基层区队各级管理人员践行“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准则,树起行动标杆。

带头学,筑牢能力“基本功”。学法规制度:深入学习新版《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以及上级公司及矿内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合规、执行标准不松。学专业技能:钻研采矿专业知识、现场管理方法、智能化设备运维、标准化管理提升等煤矿核心技能,对标行业先进经验,提升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井管理水平。学先模精神:依托“灯塔大课堂”,举办劳模事迹宣讲会、技术骨干经验分享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岗位职责:吃透自身岗位权责,结合矿井阶段性目标分解工区任务,确保工作部署精准对接、高效落地。

带头做,扛起攻坚“硬担子”。在1219工作面回撤、防治水、冲击地压防治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井下区队管理人员始终坚守一线:带图纸下现场,与职工共同研判施工方案、优化作业流程,保障工程进度与安全质量双达标。拿工具查隐患,逐一核查设备运行参数、安全防护设施、职工操作规范,将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开部署会听诉求,认真记录班组、职工提出的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意见,会后区队班子第一时间研究解决,确保职工声音有回应。同时,要求基层管理人员涵养“容意见、聚人心、教方法”的气质,坚决摒弃浮躁心态与敷衍落实的做法,严格执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要求,确保每一项工作一抓到底。
“干群凝聚”聚合力,拧成发展“一股绳”
石拉乌素煤矿紧扣“以人为本”理念,从“凝心神”“凝力气”双管齐下,推动上下同欲、干群同步。

凝心神,以“共识”统思想。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扎实开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深化“爱企三问”大讨论,向职工讲清企业战略定位与矿井发展前景,树牢“企兴我荣”的主人翁意识。利用班前班后会“短平快”特点,通报工区阶段性任务与安全风险点,用通俗语言讲清工作要求与意义,让职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采取一对一谈心谈话方式,倾听职工工作困惑与生活难题,重点帮助新入职大学生熟悉环境、融入集体。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与廉洁廉政教育,用典型案例敲警钟、用身边先进事迹传正能量,强化“安全第一、遵章作业”意识,深化自保互保联保与团结协作理念。

凝力气,以“行动”促同步。矿党委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分析职工思想动态,针对工作压力、思想困惑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疏导措施。落实干部结对联系制度,每名管理人员联系3-5名职工,力所能及帮助解决驻外工作期间的生活需求。深化“五问五算”安全教育,工区党政技、班组长结合事故案例带头开展安全宣讲,让职工深刻认识“安全是自己的最大福利”。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盛跃”党建品牌“七项行动”,深化“双模三型”考核评价体系,全力打造过硬党支部;开展“比安全、比落实、比效率、比创新”“四比”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管理短板,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整改问题,赢得职工信任与支持。
“服务为先”暖人心,做好职工“贴心人”
石拉乌素煤矿践行“管理就是服务”理念,传递人文关怀,让职工切实感受“家”的温暖。

强意识,把“服务”刻在心里。始终心系职工急难愁盼,依托矿“七位一体”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机制,推出系列暖心举措:节假日组织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宿舍楼加装电梯,优化通勤接站班车时间,方便职工出行;安装饮水机,保障职工随时能喝上热水。同时,建立“职工诉求台账”,明确解决时限与责任人,优化食堂就餐环境、安装洗碗机、建设全自动洗车房等工作,正有条不紊组织推进。

实修为,让“服务”见行见效。创干事环境:深化精益区队(班组)建设,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考核机制,将工作量、安全绩效与薪酬直接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营向善氛围:及时表扬职工善举与创新行为,组织各类先进评选、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表彰活动,传递工区“正能量”。优管理流程:主动对接矿机关各部门,协调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劳保用品发放等事宜,为基层区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如今,“带头、凝聚、服务”已成为石拉乌素煤矿基层管理的行动指南,逐步形成“安全有保障、团队有活力、职工有干劲”的基层区队工作氛围,为矿井决胜全年任务目标,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层支撑。(王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