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动态
和谐建设

破局突围!转龙湾煤矿以“精打细算”书写增效答卷‌

作者: 徐光东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9日

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转龙湾煤矿以“降本、提质、增效”为核心战略,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以精益改善为驱动,从优化管理模式、革新设备技术、规范物资管控、深化思想引领等多维度发力,在逆境中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突围之路,为行业应对市场挑战提供了兼具实践深度与推广价值的破局方略。

‌对标学习强管理 创新模式激活力。‌转龙湾煤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将行业先进经验转化为内生动力。针对矿井生产、安全、经营等关键环节,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赴淮河能源色连二矿开展深度调研,聚焦薪酬结算、物资管控等痛点问题,编制专项改善清单和措施,建立“学习—转化—考核”闭环机制。通过借鉴仓储管理模式创新,该矿打造出仓储管理“24小时自主发料”体系,精简区队备品备件库存75%以上,同步实施材料费用动态监控,推动材料消耗较预算降低5%以上。这一改革不仅缩短了物资流转周期,更将传统“被动领用”转变为“精准管控”,为矿井节支降耗开辟新路径。

精益改善聚众智 全员创效破瓶颈。‌以“消除浪费、提升效能”为导向,该矿构建起全员参与的精益改善生态,通过优化浪费点识别、精益改善提案等管理机制,建立“提案征集—课题攻关—项目落地”三级改善体系,形成“过程跟踪、效果评价、即时激励”的闭环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全矿共识别浪费点103项,征集改善提案35项,改善课题7项,征集改善项目6项,通过项目实施与问题整改,降本提效显著。其中,掘进一区精益改善团队设计制作的新型物料架安设在掘锚一体机机尾上方,物料架随掘锚一体机实时迁移,直接把转移料场工序取消,物料运输时间从50分钟降至20分钟以下,生动诠释了“小改善撬动大效益”的管理智慧。

技术革新促转型 绿色智造树标杆。该矿认真落实精益设备管理要求,坚持技术革新与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积极开展全员设备保全和预检预修活动。针对Ⅱ-3带式输送系统进行颠覆性改造,以芳纶织物芯高性能输送带替代传统钢丝绳芯胶带,实现设备重量减轻25%、能耗降低18%,每年可节约电费支出150万元。同步推进“全员设备保全”计划,建立预检预修数据库,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至91%。233盘区泵房的主排水泵由于设备陈旧、使用寿命长、日常维护不到位等原因,经常存在非计划停机现象,直接影响主排水泵的综合效率,机运工区精益改善团队对主排水泵进行系统性生产诊断,找出问题症结并进行彻底改善,改善后通过标准作业和制定专业保全、自主保全巡检路线,有效提高作业人员业务水平,设备综合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物资管控筑防线 流程再造提质效。‌转龙湾煤矿创新构建“一平台三团队七关联”物资管控体系,创新实施智能化无人(少人)值守物资超市,通过物资随时预警、及时补库等有效方式,将物资、劳保等纳入超市集中管理,提升物资材料管理水平。详细测定物资消耗定额,设立单耗管控范围和对标值,设置预算限额,杜绝超计划领取。建立特殊生产条件物资投入预算调整机制,全年力争主要产品单耗同比降低3%以上。依托物资管控平台,实现从计划申报到修旧利废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库存周转率提升到95%,呆滞物料减少87%。通过设立计划、仓储、稽查三个专业化团队,形成“横向协同、纵向穿透”的监督网络。在“七关联控”机制下,材料领用实行“交旧领新”“维修复用”双轨制,仅1-2月份,全矿修旧利废创效达200余万元,废旧物资再利用率突破85%,真正将“废料堆”变成“效益源”。

文化铸魂聚合力 攻坚克难显担当。‌面对行业变局,转龙湾煤矿将“精打细算”理念深植企业文化,通过开展“爱企三问”大讨论、“五转五增五提升”主题宣讲等活动,引导职工树牢“省下的就是赚来的”价值共识。在“践行爱企三问 有我巾帼力量”宣讲会上,青年职工以“机器轰鸣处皆是奋斗舞台”的激情宣言,点燃全员创新创效热情。掘进工区精益改善团队对胶带输送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改善储带能力、优化储带仓,实现减少延接皮带的频次,采用液压卷带装置,单次延带长度不小于200米,保障延接皮带的安全,减少了人员投入及对生产的影响。这种“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文化自觉,正转化为应对市场挑战的坚实底气。

从管理升级到技术突破,从流程再造到文化浸润,转龙湾煤矿用实践证明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永恒真理。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这座矿山正以精益求精的执着、攻坚克难的勇气,书写着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彩答卷。正如智能化工作面的机器轰鸣与宣讲团的铿锵宣言交织出的奋进强音,转龙湾煤矿的每一次创新突破都在印证:唯有将全员智慧转化为发展动能,方能在行业变革浪潮中勇立潮头,为能源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徐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