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滩煤矿工会按照“聚焦一线、分层组织、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工作思路,落实“控量提质、提档升级”,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作为驱动发展第一动力,助力矿井降本减耗、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工作实效。
亮身份,建机制。该矿坚持创新工作室建设“三亮三统一”制度,“亮标识”统一悬挂工作室标识、“亮职责”统一张贴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亮身份”统一公示工作室带头人相关信息。建立完善“1+3+2”工作机制,出台1个实施意见,制定领导小组工作原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3项配套制度,明确工作室建设和课题制度2项考核标准,并完善集体讨论、成果反馈等机制,矿工会每季度定期对创新工作室进行动态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规范工作环节和程序,确保工作室有效运行,坚持把创新创效转化为生产力,
常鞭策,浓氛围。2023年一季度,该矿重新摸排矿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情况,根据专业特长命名2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将切实能发挥作用的、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推选成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根据工作室创新课题有针对性选择工作室成员,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列支专项工会工作经费,加强工作室硬件设施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和研究课题,提出年度、季度、月度课题攻关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责任落实人和完成时间,做好创新项目成果的推进实施。
强带动,重引领。一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注重发挥劳动模范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工作室建设同创新创效工作相结合、同技术攻关相结合,激活了创新创效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神经末梢”。工作室建立长效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先后培训电工13人,机修钳工14人,井下采矿工65人,矿井开掘工71人。通过“导师带徒”活动,签订师徒协议,倡导教绝活、传技能、带高徒,调动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比,在比中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定目标,促实效。工作室定期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对团队成员业务知识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素质。工作室成员以项目课题研究与应用为载体,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成立以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煤炭协会特等奖1项,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项。“大功率超长胶带输送机变频调速系统”荣获国家煤炭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课题“榆神矿区矿井水井下储存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应用”荣获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