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深入推进精益管理的进程中,油脂库的蜕变成为一个令人鼓舞的范例。没有依赖外部资源,没有额外投入,一支由基层员工自发组成的团队,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双手,成功将一个传统库房打造为规范、高效、安全的精益示范点。这不仅是一次现场的升级,更是一场“向内挖潜、自主改善”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基层团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布局优化,向每一寸空间要效益。面对原有库房布局混乱、通道不畅、找料费时等问题,团队主动发起了一场“向空间要效益”的自主攻坚。他们深入分析油品使用频率与流转路径,像破解谜题一样重新规划库内布局,自主测量并优化出15处功能明确的定制区域,完成地面划线260米,使待检、存储、发放区域清晰划分,通道标识一目了然,实现了100%畅通无阻。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利用工余时间搜集废旧钢材,自主焊接制作了一批实用货架,并修复老旧设备,不仅极大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还节约了可观的改造成本。此项优化使库管员日常作业行走距离有效缩短,整体效率提升15%以上,切实减轻了作业强度,展现出精益管理在现场空间优化中的实际成效。
流程升级,用简单方法解决核心问题。在流程优化方面,团队摒弃复杂理论,以务实巧劲推动管理升级。通过引入直观的“色彩管理”理念,为不同批次油品粘贴颜色标签,使库管员仅凭视觉就能准确执行先进先出,杜绝了油品超期风险。同时,团队利用现有精益管控系统搭建预警机制,设置库存上下限,实现临期自动预警与补货提示,推动数据管控从被动“记账”转向主动“预警”。这两项简单易行的举措,显著提升了作业准确性与时效性,为确保物资周转率提升至95%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了流程优化对管理效能的实质性促进。
安全筑防,从细节入手实现本质安全。团队将安全视为库房管理的生命线,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型升级。在防爆改造中,团队开展无死角排查,针对不规范线路新增敷设防爆线管36米,彻底消除用电隐患。在防泄漏方面,通过设置区域围堰和桶下托盘,构建起“区域+点位”双重防护体系。同时,消防器材按标准全部配齐,并严格执行定人、定点、定期检查机制。这些从细节入手的务实改进,显著提升了油脂库的本质安全水平,为高效运营构筑了可靠屏障。
人才培养,让改善文化在一线生根。示范点建设不仅是环境革新,更是人才培养与文化塑造的过程。项目期间,3名库管员全员接受系统培训,深入理解标准作业的“为何做、做什么、如何做”。在此基础上,团队建立改善提案机制,鼓励员工针对工作中的“小麻烦”提出“改善提案”,目前已收集并实施3条有效建议,涵盖物料摆放、工具定位等具体环节。这一机制让持续改善从口号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改善、处处体现精益”的良好氛围,为精益管理长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油脂库的“变形记”,是基层团队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的真实故事。从规划布局到自主焊接货架,从修复老旧设备到工余时间开展维护,团队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精益改善,关键不在投入大小,而在用心深浅。这个焕然一新的示范点,正以整洁的现场、顺畅的流程和可靠的安全保障,生动诠释着向精益要效益、要效率、要竞争力的实践真谛,也为公司其他区域的精益推进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甘绍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