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拉乌素煤矿:建强区队班组 夯实发展根基
石拉乌素煤矿以争创“双十佳”区队、“双百优”班组为目标,紧扣“六好”区队、“五型”班组建设要求,深耕“三基”建设,通过健全机制、创新模式、激发活力,打通安全生产的“神经末梢”,推动区队班组建设提质增效,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筑牢根基。
健全管控体系 筑牢自主管理基石
该矿从体系构建入手,为区队班组建设定规立矩。该矿深入推进“36717”自主管理体系,动态完善区队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及制度体系,明确权责清单、制度清单和记录清单,实现“权责清晰、规定明确、管控有度”。深化“656”区班建设,以“六好”区队、“五型”班组、“六力”班组长为核心内容,遵循“分类、分层、分区和统一机制、统一推进、统一考核”的“三分三统一”原则,强化自主管理意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完善区队班组考核办法,实行“矿考核区队、区队考核班组、班组考核职工”的逐级考核机制,将综合考评、领导评议、群众测评作为考核主体,细化部门考核、综合检查、完全市场化考核内容,推动考核方式从“定性为主”向“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转变。建立“六个一”考评体系:季度一检查、一通报、一分析、一奖励,年度一交流、一总评,对获评季度“红旗区队”“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的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明确区队班组现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赋予区队长、班组长“安全管理权、生产组织权、岗位调配权”等六项权力,在安全隐患未排除或不具备生产条件时,允许其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推动班组实现“自主、自律、自管”。
聚焦核心任务 创新区队班组自治路径
围绕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建设目标,该矿突出区队班组主体地位,通过“三个强化”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安全管控,筑牢“防护网”。着力增强职工“安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落实上级安全部署,定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生产月”活动,集中整治安全薄弱环节。规范班前会、交接班、隐患自查自纠等“七项动作”,提升区队班组安全精细管控水平。强化素质提升,锻造“硬队伍”。实施职工和管理人员“素质双提升”工程,开展“干部上讲堂”、安全交流学习、季度专业会议、实操培训“四个培训”,通过“导师带徒”“集中训练+个人自学”“技术培训+比武竞赛”等模式培育工匠型职工。借助各级职工技能比武,开展“全员岗位练兵”,将比武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提升矿井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强化技术支撑,激活“创新力”。组建三支团队:以技能大师为主体的导师团队、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专业团队、以技师和班组长为主体的精英团队,聚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难题,发挥兖矿能源“劳模工匠陕蒙行”,劳模技能大师指导帮扶作用,做到精准对接、导师带徒、现场培训,帮助区队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集中攻关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激发内生动力 提升区队班组建设效能
以“六好区队”“五型班组”创建为抓手,该矿从四方面发力,推动区队班组建设提质增效。强化制度执行力,确保“令行禁止”:完善区队班组安全自主管理责任制、安全自查自纠等八项制度,将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等指标细化到岗位、贯穿于工序、落实到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落地见效。发挥党建引领力,凝聚“红色动能”:将党建工作嵌入区队班组,实行班组长与党小组长“交叉任职”,促进自主管理与支部建设双提升。开展困难职工帮扶、“1+1+N” 党员联系群众等活动,丰富“五式”联动文体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以思想认同引领行动自觉。凝聚团队向心力,筑牢“情感纽带”:培育“团结奋斗、坚韧勇毅、创新超越、永争一流”的价值追求,开展岗位承诺践诺活动,引导职工遵章守纪、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感恩企业、忠诚岗位、友爱工友、守护家庭”的共识,凝聚发展合力。激发队伍战斗力,搭建“成长阶梯”:建立成长晋升、薪酬分配、评先树优、政治待遇“多元化”激励机制,把班组长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重要依据,通过民主推选、竞争上岗等方式,将优秀人才选拔到关键岗位。在薪酬分配上向班组倾斜,评先树优优先推荐基层,形成“全员创业、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区队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石拉乌素煤矿持续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功,推动区队班组建设“内容指标化、要求标准化、步骤程序化、考核数据化、管理系统化、监管严细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5个区队荣获“双十佳”区队、10个班组被评为“百优班组”。(王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