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一如既往把关心关爱职工放在心上,全面提升驻外干部职工生活幸福指数,凝聚驻外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合力。”新任昊盛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全明在首个早调度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作为山东能源集团“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建设职工幸福企业”试点单位,昊盛煤业始终聚焦驻外职工“急难愁盼”,从收入保障、生活服务、健康守护、文化建设四大维度精准发力,以实打实的举措让职工在离家千里的矿区感受“家”的温暖,全力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归属感的幸福企业。
收入有保障,让职工“工作有劲头”
昊盛煤业坚持“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理念,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升经营效益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一方面,推动收入向关键岗位、苦脏累险岗位倾斜,让一线职工的付出与回报精准匹配;另一方面,落实“精准考核、以奖为主”原则,通过设立专项工作核增绩效,鼓励职工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中争先创优,实现从“领工资”到“挣工资”的转变,形成“工作质量提升—矿井高效发展—职工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

2025年1-9月,全矿人均工资较2024年同期提高8.3%。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让驻外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信心更强。
生活有品质,让职工“驻矿如居家”
针对煤矿“远离家乡、地处偏远”的实际,昊盛煤业将“两堂一舍”升级与生活配套优化作为核心抓手,把矿区打造成便利舒适的“生活区”。


“暖心宿舍”解安居之忧。全矿现有宿舍楼9栋(含1栋高层公寓楼),实行差异化住宿保障:一线职工住单间,其他职工住双人标间,充分满足不同班次职工的居住需求。同时,推进“健康生活”工程:在宿舍楼加装20台智能净水器,职工出楼即可接取健康水;为公寓顶楼加装空调338台、配备电风扇350余台,彻底破解夏季高温难题;完成宿舍楼电梯加装工程,方便职工日常上下楼。“现在生活越来越便捷,矿上把我们的需求放在心上,每处细节都透着温暖。”2024年入职的通防工区技术员魏梦思的话,道出了众多职工的共同心声。

“贴心后勤”减生活之扰。在基础服务上,完善快递收发业务;建成自助洗车房,解决职工洗车难题;开通矿至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榆林火车站及鄂尔多斯机场的通勤班车,全面覆盖职工上下班、探亲出行、外出购物等需求。在“幸福食堂”建设上,对3800平方米的职工食堂进行改造,安装洗碗机,一楼为职工就餐区(每餐接待约1800人次),二楼用于公务接待,委托信达酒店专业运营。食堂每餐提供4种免费“暖心汤”、30余种主副食,饭菜均平价出售,让职工吃得放心、吃得实惠。此外,矿区设2处万家乐超市、多处自动售货机,满足职工日常购物需求。
健康有守护,让职工“安心又舒心”
昊盛煤业常态化推进“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体系,从帮扶、疗养、服务、引导多维度守护职工健康。
精准帮扶暖人心。紧密结合驻外职工队伍实际,建立“1+N+4”工会专兼职干部联系服务职工机制,通过“工作、学习、生活、思想”四方面联挂,及时化解职工顾虑。该机制提案《构建“1+N+4”联系职工群众机制,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提案。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困难职工慰问金12万元,为生活困难职工雪中送炭。
疗养制度强保障。精心组织职工荣誉疗养、健康疗养,切实维护职工健康权益。2025年组织177人次参与职业健康疗养、荣誉疗养,帮助职工放松身心、恢复精力,以更好状态投入工作。

健康服务全覆盖。为全员配发急救药品收纳盒,为260余名“三高”患者免费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建成多功能职工健康驿站,累计服务职工超1000人次,提供基础健康检测、健康咨询等服务;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心理咨询、健康知识讲座,覆盖生理、心理双重需求,培养职工阳光健康心态。
文化有活力,让职工“归属更强烈”
为破解驻外职工“精神焦虑”难题,昊盛煤业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从阵地建设与活动供给双管齐下,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精神家园”,让职工在矿区找到归属感。

完善阵地拓空间。建成42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设256座多功能厅,每周放映3场电影;设备齐全的健身房、藏书丰富的职工书屋,更将插花、现磨咖啡等“小资”活动引入矿区,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同时,提升职工生活品味。

丰富活动聚人心。依托“五位一体”职工健身赋能阵地,规范“昊越”球队、“昊蕴”书法绘画、“昊魅”舞蹈等9个文体协会运行,定期举办“创优杯”球类联赛、节日联欢、消夏周等活动;针对职工子女暑期照护难题,连续多年举办“心系员工·爱在昊盛”亲子活动,搭建亲情“连心桥”,让职工家属切实感受矿区温暖。

“我们的目标,是把‘市区生活’搬进毛乌素荒漠腹地的矿区,让驻外职工‘工作有劲头、生活有奔头’。”昊盛煤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明永表示,未来昊盛煤业将继续聚焦职工需求,把“幸福企业”建设推向深入,让暖心氛围持续浓厚。(王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