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振是兖矿能源鄂尔多斯公司营盘壕煤矿的一名工程测量员。他勤奋好学,扎根现场,从最基层干起,用恒心测绘矿山,用匠心对待岗位,从一名测量工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
他从事测量工作30年以来,取得一项项先进科技成果,也测量出了人生的高度。先后被评为中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鄂尔多斯市“乌审工匠”、兖矿能源“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称号。被颁发济宁市圣地人才一卡通,享受山东省政府津贴。
激情干事,豪情创业,勤学苦练铸技能
只有把握测量工作的新动向,善于学习、有担当、对数据负责,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他钻研测量理论知识,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每当遇到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他都潜心学习提高技艺。在办公室、施工现场,处处留下他勤奋钻研的足迹,遇到技术难题查阅资料,翻阅图纸,直到问题解决。
2014年他响应集团公司对外开发号召,选择了营盘壕煤矿工作。随着基建工程的全面展开,测量工作千头万绪。地面近井点、副井、主井十字基桩破坏严重,给测量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他负责建立完成井上下联系控制系统。主、副井贯通方案设计是他编制完成的第一个工程,经专家会审后实施,贯通后联测偏差为23mm,高程偏差19mm,达到高精度贯通。
他采用导师带徒、岗位练兵、专题培训等形式,激励员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积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通过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传授给新同志。工作以来,他注重技术传承,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无私的传授给徒弟。他带的3名徒弟已走上管理岗位,两名徒弟成功考上技师。
开拓进取,创新创效,工匠精神书卓越
2017年,为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井田内油气井、输气管线的安全运行,需要对每一个气井和管线位置进行排查核实。
面对1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他没有退缩,他和同事在炎热夏天纵横驰骋沙漠寻找答案。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经过三个月的坚持,完成人工排查油气井井位117口,管线29条,为矿井安全生产和油气管线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他勇于接受新挑战,学习新技术,破除没有航测的瓶颈,通过刻苦钻研,2019年取得无人机操作手合格证书。他独立完成井田区域航测巡查3次,制止非法建设6处。为矿井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京2000坐标系”启用后,累计转化坐标500多次,为矿节约资金10万余元。
业余时间,他创新“闭合导线(空间交叉闭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多旋翼无人机对井田内油气井及管线精准调查”“借助全站仪和 CAD 软件实现对主井井塔十字中心线的恢复”工作方法,小革新在单位得到广泛应用。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懈奋斗书华章
2015年,地面、井下工程全面铺开,矿建决战掀起建设热潮,主井提升系统安装工作由德国公司完成。德国公司要求矿方5天内提供井塔中心和井筒中心实际坐标位置,恢复井塔和井筒十字基桩,并书面提供相关数据,如果不满足安装测量5mm的技术规格就拒绝安装。他负责协调监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他没有抱怨退缩,选择了迎难而上,寻求办法,积极突破难点。为确保工程进度不因测量工作耽误工期。接到任务后,他与监理部门一起搜集原始资料,反复专研技术方案,最后决定先实测井塔中心,然后通过井塔中心放大线的方式。利用吊盘每60米实测井筒,经过3天不分昼夜的工作,最终满足安装要求,形成报告提前1天交给德国公司,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他作为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技术研讨相关工作。他先后参与完成课题和科技成果27项,发表论文13篇,小改小革3项。参与研究完成的《深立井冻结井壁施工质量控制与服役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基于PS-InSAR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技术研究》《深部开采地表沉陷对输气管线安全运行的影响研究》等3个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约2271万余元。
扎根草原绘蓝图,砥砺奋进铸华章。他以迎难而上的精神始终勇立潮头,以卓越追求实现了自我提升,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履职尽责,为促进公司测量科技水平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