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鸡滩煤矿坚持以打造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为目标,按照“精简、高效、统一”原则,努力克服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实行扁平化、精简化、高效化管理,构建“精干高效、求真务实”的工作格局,打造了“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新型管理模式。
构建新模式,压实工作责任。在外委队伍全部清退后,金鸡滩煤矿深挖内潜,将部分井下工程进行分解并重新分配到各井下区队的措施,经重新划分责任区域、重新确定职责分工,使各岗位工作量更加饱和。开展定责、定岗、定编、定额、定员、定薪“六定”工作,做到“人岗相适,人岗匹配”。进一步优化劳动组织,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在工资分配上向脏、累、苦、险、一线生产职工和重点岗位人员倾斜,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一系列举措,既有效解决了部分原外委工程施工问题,又达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
搭建新平台,实现多劳多得。从源头改变职工由等单位发工资到自己挣工资的思想,落实多工作多挣钱,少工作少挣钱,不工作不挣钱的工资分配方法,积极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金鸡滩煤矿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新思路、不等不靠,以自力更生的态度,盘活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人员优化,将部分人员纳入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做为应急工程预备人员,实施“工程竞拍”,将零星工程通过竞拍、指派方式,承接原需外委的零星工程,缓解了外协队伍清退后生产接续压力,使多劳多得得到充分体现。建立“3453”的群众创新体系,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评比活动,形成了按月收集、按季评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好的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进行重奖,切实营造只要肯干事,就会有收益的良好氛围。
运用新设备,实现减人提效。坚持以建设国家智能化示范矿井为契机,通过提高智能化水平实现减人提效。综采工作面投入使用液压掏槽机,在施工密闭工程时替代了用人工进行密闭掏槽,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强度,降低了人工使用。掘进工作面投入使用两臂锚杆(索)钻车,提高顶部锚索支护效率,实现锚索的快速支护。智能供电系统实现了矿井各变电所的远程、集中、智能化控制,做到了无人值守。全矿入井职工减少至560人,生产班下井人数稳定控制在100人以内,原煤效率达到220吨/工,矿井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均达到一级标准,矿井经济效益、人均工效、煤炭产量均走在全国同类型矿井前列。
培养新人才,提升工作效率。按照“内部对标、外部对标、立体对标”的原则,金鸡滩煤矿向标杆学习、向先进看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抓好管理、技术、技能、党务“四通道”建设,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坚持走“高端化、科学化、专业化”之路,强化教育培训,加强人才管理。创新管理技术人员培养方式,严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培养高精尖人才,打造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一人多岗多责,切实将人员的有效利用率提升至最优化。
转变新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党员干部思想上有压力、工作上才有动力,要比作风、比干劲、比精神风貌、比工作成效、比廉洁干净。倡树“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大力开展“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主题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采取召开务虚会、“微宣讲”“微课堂”等形式,让干部职工知形势、明任务。深入开展“六比六争”“破除制约、弥补差距、守正创新、变革转型”大反思大讨论和“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大讨论活动,真正找准问题、分析透彻原因、明确改进措施,让短板变长项、让弱项变强项,勇争一流,唯旗是夺,形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