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滩煤矿将经营管理与“大众创新、全员创效”活动完美结合,构建多维度创效生态体系,拓展创新创效空间,提速“众创工场”创效“引擎”。
“去年工区9项小改小革参加矿评比,1项获得1等奖,2项获得2等奖,1项获得3等奖,1项获得合理化建议奖励,其中区长岳宪国的便携式快速更换托辊装置被兖矿能源授予小改小革创新创效二等奖,该装置投入使用以来,产生50多万元的效益。”这个矿机运工区职工田勇自豪地告诉笔者。
“去年工区9项小改小革参加矿评比,其中1项获得三等奖,一项获得一等奖,我们制造的排水泵推车及简易风动射流排水装置投入使用以来,产生49.1万元的效益”。该矿综采工区技术主管王梦月介绍他们小改小革的成果。
这是金鸡滩煤矿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一个生动写实和缩影。这个矿将科技创新与小改小革相结合,激发职工自主开展岗位创新、技术革新、工艺优化、服务优化等活动,以内部市场的经济杠杆推动广大职工注定参与到“众创”提升创效水平,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基于此,这个矿建立“3453”的群众创新体系,修订完善《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评选办法》,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考核奖惩。形成按月收集、按季评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2022年申报36项小改小革,19项合理化建议,表彰17项小改小革,8项合理化建议,7个优秀组织单位。其中2项小改小革分别评为兖矿能源二等奖和三等奖,2项合理化建议评为兖矿能源三等奖,小改小革投入使用生产现场,促进安全生产,节约大量资金。
这个矿还充分发挥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成立李茂龙、刘德军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组织技术骨干和优秀技能人才等共36人作为工作组成员,分为机电、运输、采煤等5个组,去年确立综采工作面变频控制、皮带系统改造等6项课题,实现创效降本,节约大量资金。矿工会成立“马磊创新工作室”、“众创创新工作室”、“黑金创新工作室”等8个创新工作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创效热情。(杜长芬)